传递离你更近的信息 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孩子网络成瘾丨找到原因,才能应对有序

  • |
来源:友情转载 发布时间:2023-03-23 17:30:03

  青少年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不恰当的网络使用会带来很多问题。实证研究表明,有网络成瘾倾向的青少年容易出现攻击性等问题行为,长时间使用互联网会导致个体身体机能受到损伤,同时还会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伤害,导致网络孤独症,进而影响青少年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郗杰英,郭开元,2009)。


  其危害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网络成瘾也非常无助:管得松不起作用,管得紧破坏亲子关系,干着急没办法。西安高新曼朗心理医院建议,可以先探究一下孩子成瘾的原因,找到根本原因,干预起来也才更有针对性。


  首先,青少年本身处于特殊的发展阶段。


  1.青少年的自控能力较弱


  他们可能正是处在叛逆时期,认知能力较弱,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互联网,青少年缺乏筛选的能力,如不经过正确引导,就有可能陷入网络成瘾。青少年网络的目的主要有:查找资源、聊天社交、玩网游、看影视、听歌曲、看小说,而通过研究也表明,青少年娱乐聊天的使用率比查找资源的频率要高得多。


  2.青少年的压力普遍较大


  以往的研究显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求安慰,宣泄压力是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而现在青少年的压力相当大,网络成了青少年们为数不多得到放松和喘息的地方。另一种是情感宣泄,青春期的突然出现的情感变化会有一种迷茫和恐惧之感,甚至是羞耻感,家人、朋友都不是理想的宣泄对象,而在网络的虚幻世界里,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向陌生人发泄自己的情绪,也能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找到久违的成就感。


  3.好奇心、求知欲过强,但了解事情的能力有限


  青少年分辨事情善恶的能力比较薄弱,同时他们又有特别旺盛的求知欲,对很多新鲜事物的接触能力都格外强烈。网络世界,更容易使这些年轻人的求知渴望以及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中获得满足。


  其次,网络成瘾者在人格特质上也有一些共性。


  国内外调查显示:性格内向敏感、交际困难的人容易上网成瘾。他们由于在现实中找不到自我实现的需求,因而很容易在网上寻找属于自己的空间。许多人则把网络世界当成逃避现实的地方,当他们遇到家庭不和睦或生活中不顺心的事件时,就会到网络中去渲泄。


  另外,调查显示,中度至重度的抑郁水平与网络成瘾存在相关,推测抑郁是导致网络成瘾的一个主要因素,同时研究也发现上网愈多,和家人沟通便愈少、社交圈子愈小、抑郁和孤独感亦提高。


  此外,研究者还认为:一些与抑郁相关的人格特征,如低自尊、缺乏动机、寻求外界认可、害怕被拒绝等可能是促成网络成瘾的发生的原因;高水平的厌倦倾向、孤独、社交焦虑及自我封闭都可以预测网络成瘾的发生;网络成瘾者区别于非成瘾者在自主、警觉、情绪化三指标上分数较高,在自我开放性及世故性上得分较低;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网络成瘾行为时发现,这些人一般都有抑郁、害羞、社交恐惧、自我控制失调、注意缺失等心理特质。


  这些人格特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成瘾行为,人们也能通过上网行为来满足其匮乏的心理需要。


  当然,除了网络本身和青少年自身的特质,家庭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及上网者生物因素也同样影响着孩子是否会成为网络成瘾的易感人群。比如:


  社会联结减弱


  流动人口增多、社会趋于陌生化,个体与社会的联系也逐渐减弱,这可能导致学生的负性情绪及社会适应问题增多,更渴望通过网络来回避现实,但长期沉浸在网络中可能加重依赖 ,增加成瘾的风险。


  社会威胁增加


  毕业人数增多、就业人数增多、退休年龄延后,都强化了群体内竞争,增大了群体成员的心理压力。根据补偿性网络使用理论,这使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网络来逃避压力,以致成瘾倾向上升。


  家庭关注较少


  许多家长对孩子缺乏教育和关心,一味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要求,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问题,使不少青少年将网络当作发泄情绪的场所。据北京市的调查:27%的家长对孩子玩游戏不管;19%的家长虽然知道孩子玩游戏,但不知道具体的游戏内容;而54%的中学生对家长隐瞒了自己玩游戏的真实情况。


  家庭的联结功能减弱


  离婚率的上升、独生子女仍是多数,这也都代表着家庭的联结功能减弱,很多学生因亲子关系的发展较差而在其他亲密关系上也常出现认知偏差,从而更沉迷于使用社交软件来建立人际关系,最终难以脱离对网络的依赖。


  社会支持系统不足


  当前,学习压力大、家长疏忽、与同伴交流少,这些都让孩子们在受到挫折时更难获得身边人的支持和帮助。如生活中的压力和失落、社会交往恐惧、失恋等,为了逃避问题,如寂寞、婚姻问题、工作压力、无聊、沮丧的心情、人际障碍、生活、学习和家庭适应不良等,寻求解脱,而沉溺于网络之中。


  归属感低


  人需要他人与社会的认同,需要一个被接纳的集体。只有在得到了社会的接纳和承认之后,才能够形成稳定的自尊感和确立稳定的自我统一性,才有可能获得自信和安全感。现实中获得“归属感”很容易受挫,比如学习不好被同学嘲笑、不会社交被同学排挤、外在形象被同伴嘲笑等等,但互联网却很容易获得高度的认同和强烈的归属感。


  另外,网络本身的因素也很关键。


  网络自身的诱惑:


  网络有其吸引人的许多特点,如新鲜感、可操作性、虚拟性等。


  其中最吸引人的特点是它的虚拟性。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人的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性大大削弱或不复存在,人们的网上行为表现出一种解除抑制的特点。可以随心所欲的发表自己的言论,做出许多平常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网络游戏上,在网络游戏中可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心理得到满足。


  网络空间特点


  网络空问是一种精神文化空间:它使现实与虚拟、人工经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John Suler(1996)在其研究报告“网络空间的基本心理特征”中指出:虚拟的网络空间与人们内在体验世界的真实大不一样,数字化的人、关系和群体使人类相互作用的时间和方式得以延伸,Suler对人类在网络空间这一新社会领域中独特的心理体验进行了总结并归纳为9种特点:


  ①有限的感知经验。②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份。③平等的地位。④超越空间界限。⑤时间延伸和浓缩。⑥永久的记录。⑦易于建立大量的人际关系。⑧变化的梦幻般体验。⑨黑洞体验。


  正是这些特点对某些上网者构成了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使他们沉湎于这一虚拟现实。


  总之,孩子网络成瘾症是社会大、小环境与自身特质等诸多因素共同交互作用的 “结晶”,因此在对成瘾者进行干预的同时也应从多方面考察成因,并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努力做到 “对症下药”。所以,当孩子陷入成瘾的泥淖,及时寻求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是极其重要的!西安高新曼朗心理医院&西安曼朗心理诊所,守护大家的精神心理健康。了解更多心理知识,记得关注【西安曼朗心理】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顾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