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离你更近的信息 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您的位置:首页>同心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杜海峰:“内育”+“外引”让乡村人才更优化

  • |
来源:群众新闻网-陕西日报 作者:王佳伟 发布时间:2023-03-09 07:47:42

  围绕苏陕协作主题,全国两会期间,新华日报联合陕西日报等媒体就相关话题发起联合报道。3月7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杜海峰。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时提到,坚持并完善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等机制,选派用好医疗、教育“组团式”帮扶干部人才和科技特派员,推动脱贫地区加快发展和群众稳定增收。


  2022年,陕西省使用江苏省各级财政帮扶资金26.6亿元,实施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协作项目1066个,通过苏陕协作渠道帮助1.65万名脱贫劳动力新转移就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特别是作为人口净流出地区,陕西的乡村人口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乡村的高质量发展。”杜海峰表示,培养基层骨干人才,深化全民参与乡村治理,补足乡村振兴人才短板。此前,他对推进陕西乡村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相关内容进行了专题调研。


  杜海峰建议,促进“内育”与“外引”相结合,做到“内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外引”一批优秀能人和重用一批农村专业人才,加大科技特派员选派和人才“组团式”帮扶力度。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以县域为单位制定长远的农村基层组织人才工作规划,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去年以来,江苏省南京市对陕西省商洛市的“组团式”帮扶,在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山阳县“组团式”教育团队促成156名山阳职教中心学生赴江苏昆山跟岗实习;镇安县“组团式”教育团队成功举办近千人次产业工人技能培训;柞水县“组团式”医疗帮扶团队与南京大学合作开展柞水人民医院研究生教育,为柞水县困难群众设立每人3万元的大病救助补贴……


  实践证明,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基层人才队伍的培养和优化十分关键。


  “要注重从回乡优秀青年、返乡创业能手、返乡知识青年、大学生村官及致富能人,特别是退伍军人中选人加入村级治理。他们在基层组织中任职或挂职,有助于提高农村各类基层组织整体素质和治村本领。”杜海峰说。


  由此,杜海峰也关注着另一条推进乡村振兴的可行途径,即返乡创业。


  杜海峰表示,国家层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向社会释放土地、户籍、金融等多种“乡土红利”,促进返乡创业群体规模不断壮大,同时吸引了农民工、大学生和城镇居民返乡入乡创业就业。


  杜海峰的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农民工返乡人数占全体农民工的22.0%,约10%的返乡农民工选择自主创业;2020年,近3000万农民工留乡返乡;2022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100万,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达到90.7%。


  “城乡融合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背景。返乡创业群体由单一走向多元,但返乡农民工仍是主体。”杜海峰说,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缺乏照料成为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为县域如何满足返乡创业者的家庭发展需求提出了新要求。建议从政策层面支持和促进个人创业、保障家庭发展能力提升。


  杜海峰表示,“十四五”期间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提高发展韧性、应对外部风险和冲击的能力。返乡创业者面临更多风险,其家庭是化解外部风险的重要保障,通过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强化家庭功能,积极构建家庭友好型的社会环境。


  对此,杜海峰建议,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包括生育支持、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性别平等在内的家庭支持政策,提升返乡创业质量,解决其后顾之忧。


  “在数字经济时代,返乡创业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亟需剖析新技术、新业态与返乡创业企业的相互关系与影响机制。”杜海峰表示,返乡创业企业是带动农民就业和拓宽农民收入来源的重要抓手,“数字经济+返乡创业”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引擎和持久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顾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