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离你更近的信息 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秦农银行成立七周年高质量发展回眸

  • |
来源:群众新闻网-陕西日报 作者:张珍 王文静 发布时间:2022-05-27 08:45:05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作为陕西省属法人金融机构,七年来,秦农银行坚持“深耕地方经济、专注支农支小、惠及城乡居民”的战略定位,以支持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服务实体经济,在省、市等重点优势产业领域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将秦农血脉熔铸于三秦大地,助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5年,在西安市碑林区、新城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基础上,秦农银行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成立,正式开启了由传统农村信用合作机构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的发展征程。2017年收购重组临潼、鄠邑等七区县农村信用联社。今年2月,秦农银行鄠邑支行、长安支行、大学城支行、航天支行正式挂牌开业,服务实体经济“版图”全面延伸……


  成立以来,先后荣获“中国地方金融十佳竞争力银行”“银行间本币市场最佳进步奖”“陕西银行业文明服务规范示范单位”“支持陕西‘一带一路’建设优秀金融机构”,2021 年度“优秀银行类交易商”“优秀交易商”“优秀贴现机构”,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优秀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跻身“全国银行间本币市场交易量200强”,蝉联全国同业拆借中心“年度最佳进步奖”。


  2022年3月末,全行资产总额达3630亿元,总资产规模位居全国农商银行前列。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如今,在新时代的召唤中,秦农银行聚焦聚力,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的逐梦新航程,发布《秦农银行“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坚持“数字化转型赋能量,协调发展优结构,精细化管理提效益,严控风险保发展”四大经营方针,紧扣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积极融入和服务陕西发展大局,解放思想、奋勇争先,朝着“打造全国一流农商银行”的目标阔步前行。


  勇立潮头 聚焦主业 交出一张服务实体的奋斗答卷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秦农银行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牢记“省之要”,情系“民之需”,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持续优化金融供给,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金融驱动,助力秦创原建设。“通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丰富特色信贷产品、设立专营业务机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共建投贷联动生态圈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支持秦创原科技园区建设,保障秦创原内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项目,满足秦创原多样化金融需求。”秦农银行董事长李彬表示。


  ——把握机遇,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秦农银行紧抓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战略机遇,加强对金融资源的配置协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介入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趋势和战略规划要求的重点行业领域、重点支持类企业及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一季度,积极支持龙威半导体、幸福制药、交通工程学院等企业发展。据悉,秦农银行2021年年末实体贷款余额达1500亿元,实体贷款净增额和增幅均为秦农成立以来增长之最,位居全省同业前列,为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加快“走出去”步伐,战略合作打开新局面。秦农银行广泛拓展政府部门、银行同业及重点国企等战略目标客户,与省科技厅、雁塔区政府、省联社、陕旅、陕西铁运通供应链公司、西安航投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功入围西安市预售房资金监管合作银行;与陕西省融资担保协会和陕西省信用再担保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支持。深耕区域消费市场,成功发行陕旅华清宫联名信用卡,荣获陕西银联“云闪付APP用户营销与发展贡献奖”。


  七年来,秦农银行始终深耕三秦大地,以先行者的姿态,立足本源、坚守初心,为实体经济“输血供氧”,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秦农银行永葆奋进的佐证,更是秦农人胸怀大局、服务陕西的闪亮勋章。


  科技赋能 奋楫笃行 打造一个创新发展的品牌形象


  2月11日,秦农银行在西安召开了数字化转型启动大会。这标志着秦农银行正式开启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谋定而动,蓄势待发。依托科技赋能,秦农银行实现新一代微信银行、跨境人民币等一批重要系统建成投产,并引进一批金融科技专业人才,持续加强数字化转型人才队伍,跑出了科技金融发展“加速度”。


  ——数字赋能,做“科技金融”的担当者。近日,秦农银行在“陕西银保监局2021年度银行保险机构支持科技创新工作”中被评为优秀机构,其中“秦科创”系列产品因其精准有效分类,满足各类科创企业差异化需求,被纳入《优秀做法及典型案例(2021年度)》。


  这只是秦农银行抢跑“金融科技赛道”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秦农银行坚定数字化转型方向,加大科技资源投入,强化大数据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金融科技的应用落地,构建大数据能力核心引擎,通过科技赋能快速提升数字化营销能力、数字化风控能力和运营效率,为用户提供更有温度、有智慧、更精准的金融服务。


  ——聚焦“双碳”,做“绿色金融”的先行者。3月25日,秦农银行2022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在全国银行间市场通过上海清算所簿记成功,成为陕西省首家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地方法人机构。


  这背后,既是秦农银行支持陕西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绿色产业融资和创新型业务供给能力的生动实践。


  抢抓绿色金融业务,明确支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下一步,秦农银行将继续紧紧围绕‘双碳’发展目标,将绿色金融作为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的新桥梁,深入挖掘当地的绿色金融需求,加大绿色债券项目储备力度,协同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绿色金融业务,从而进一步实现自身的业务优化与发展,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绿色银行’。”董事长李彬表示。


  ——多措并举,做“创新金融”的探路者。理财产品管理规模实现翻番,获评第四届“铁马——最佳资管业务中小银行”奖;票据再贴现业务引领全省同业,较去年同期翻五番;成为全省第一批接入“再贴讯联”及“供应链融通”系统的银行机构……一项项荣誉,见证着秦农银行创新发展的坚定步伐。


  “近日,我们还推出了一款集时尚性、实用性及功能性于一体的全新借记卡——‘唐’卡。以‘唐’宫元素为主的卡面,通过传统建筑与现代英文字母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传统,创新运用。”秦农银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秦农银行提升客户金融服务质量,完善多层次产品体系,不断推动零售业务精细化发展。2021年,秦农银行组织开展“开门红”,“比服务、比合规、比贡献”,金融服务“六进”等营销活动,因地制宜构建联动服务圈,推动零售、公司业务稳健快速增长。


  乡村振兴 使命担当 书写一份美好生活的民生报告


  5月11日,长安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与秦农银行长安、大学城、航天三家支行在长安区子午街办举行“振兴贷”特色惠农产品全市首发仪式。


  “振兴贷”是秦农银行整合创新推出的农户信贷产品,能够满足辖内农户多样化、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为地方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作为陕西地方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城乡金融服务主力的秦农银行,如今亦在进行着一系列的自我改革,做大做强自身的同时,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通过搭建金融“快轨”,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精耕细作,服务“三农”创立“新特色”。秦农银行始终坚持发挥乡村振兴“生力军”作用,累计为130个村开展整村授信工作,已授信农户万余户,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提升农村人口金融服务可获得性。


  同时,该行加强对农垦集团、果业集团、格润牧业、正能农牧等优质涉农龙头企业的授信支持,帮助企业做强做大。在灞桥支行先行试点“银农直联”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全行“三资三化”管理平台落地。加快拓展“光伏贷”“石榴贷”“猕猴桃冷库贷”等特色业务产品,积极实施数字化转型,研发“兴农e贷”产品。


  ——助力小微,打造普惠金融“新样板”。在破解小微企业及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过程中,秦农银行也摸索出一套“加减乘除”工作法:“加”在制度保障上,通过搭建普惠金融服务框架,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保障和激励约束机制;“减”在申审环节上,简化业务流程,实现了重点小微产品“一站式服务”;“乘”在风控机制上,探索组建“敏捷化”产品管理小组,实现风控升级环节的高效迭代;“除”在风险排查上,深入查摆小微企业贷款各个环节中的痛点难点,确保业务合规发展。同时,积极匹配“快抵贷”等金融产品,满足不同类型小微客户的融资需求。


  ——纾困解难,金融战“疫”显担当。紧急出台疫情防控服务措施,帮助小微企业共渡难关,迅速为民生物资保供企业发放贷款,提供24小时线上银行服务,开通资金绿色通道……面对重大疫情,秦农银行闻令而动、构筑防线、主动出击,及时出台多项措施,确保疫情期间全行金融服务“不打烊”、信贷支持“不断流”、金融纾困“不缺位”,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贡献“秦农力量”。


  精准施策,升级服务,助力复工复产质效。秦农银行积极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暂时受困的普惠小微企业,实施 “一户一策”给予包括展期、无还本续贷等差异化授信支持;落实国家减费让利政策要求,持续对普惠小微企业实施利率优惠,主动清理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通道”“过桥”等环节,针对疫情中的防疫相关企业、民生保障企业等行业,加大信贷支持,执行优惠利率,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蓝图已绘 征程再启 向“全国一流农商银行”阔步前进


  2022年4月6日,秦农银行发布了《秦农银行“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


  《规划》显示,秦农银行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发展目标:一是打造全国一流农商银行,二是不良贷款率严格控制在2%以内,三是贷款突破3000亿元,四是存款达到4000亿元,五是资产规模超过5000亿元,六是利润实现60亿元,七是公司治理能力、客群经营能力等7大能力显著提升。


  这是秦农银行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正式拉开了秦农银行二次创业、再次腾飞的序幕。


  ——顶层设计,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秦农银行从业务布局、资源布局和空间布局等三个方面系统科学谋划了秦农“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路径。


  业务布局方面,秦农银行将致力于服务国家经济内循环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以及民生保障工程,发力机构金融、产业金融、农村金融等六大领域,着力打造特色金融服务品牌;关键资源布局方面,通过实施金融科技创新、人才效能提升、全面风险管理建设三大战略工程,补齐发展短板,激发发展活力;空间布局方面,加快全省域机构布局,拓展区位空间;探索多元协同发展模式,拓展利润空间;积极筹备上市,拓展资本增长空间。“六三三”战略主线构成了秦农“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战略地图,是战略蓝图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凝心聚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十四五”时期,秦农银行将重点聚焦全行零售、公司、金融市场,互联网四大业务板块,着力提升客户经营能力,产品服务能力,营销拓展能力,团队、科技及风控等支撑能力,加快全渠道一体化发展,构建秦农银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秦农银行将不断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着力造就和培养数量足、质量优、素质高、专业强的一流人才队伍,全面实现风险管理“减负”和“赋能”双目标,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东风正劲,催新绿遍野;暖阳普照,正疾步前行。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秦农银行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站在重要的历史节点上,秦农银行将始终牢记使命担当,紧扣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积极融入和服务陕西发展大局,以“再出发、再创业”的勇气和担当,主动扛起时代使命,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坚定迈向建设全国一流农商银行的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张珍 王文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顾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