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离你更近的信息 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之光

  • |
来源:三秦网-三秦都市报 作者:赵争耀 发布时间:2022-05-18 13:01:29

  唐代,繁盛的丝绸之路将东西方国家和地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外文化交流空前发展。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造型独特,纹饰华美,工艺精湛,风格大气典雅,富丽堂皇,既显大唐风范,又具外域风格……其中不仅有大量的异域“舶来品”,还有许多融合本土与异邦智慧的创新之作,这些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中西方文明进行交流互鉴的珍贵物证。


  今天,让我们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在璀璨耀眼的文物中倾听丝路驼铃的千年回响,感受大唐盛世的包容开放,兼收并蓄!


  镶金兽首玛瑙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两年前,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热播,让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镶金兽首玛瑙杯,这件我国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成为“网红”,很多来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的游客,都要在展厅中寻找它,拍照打卡。


  5月17日,记者在“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展厅内看到,这件镶金兽首玛瑙杯是用一块罕见的五彩缠丝玛瑙雕刻而成,造型写实、生动,杯体是模仿兽角的形状,杯子的前部雕刻为牛形兽首,双眼圆睁,炯炯有神,刻画得形神毕肖。兽嘴处镶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实这是酒杯的塞子,取下塞子,酒可以从这流出。头上的一对羚羊角呈螺旋状弯曲着与杯身连接,在杯口沿下又恰到好处地装饰有两条圆凸弦,线条流畅自然。这件酒杯材料罕见珍贵,是极其稀有的缠丝玛瑙,材质纹理细腻,层次分明。工匠又巧妙利用材料的自然纹理与形状进行雕刻,“依色取巧,随形变化”。 细微处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其选材、设计和工艺都非常完美,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在我国是绝无仅有的。


  这件玛瑙杯的产地目前学术界仍有争议,但其造型是西方一种叫“来通”的酒具却成为专家学者的共识。这种造型的酒具在中亚、西亚,特别是萨珊波斯(今伊朗)十分常见,在中亚等地的壁画中也有出现。在我国,从唐代以前的图像资料来看,这种酒具常出现在胡人的宴饮场面中,唐朝贵族以追求新奇为时尚,而这件器物的出土不仅是唐朝贵族崇尚胡风、模仿新奇的宴饮方式的见证,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唐代“白富美”高级香包中的“黑科技”


  据史料记载,“安史之乱”中,唐玄宗出逃,在马嵬坡被迫赐死杨贵妃。之后,唐玄宗思念杨贵妃,曾派人到马嵬坡“密令改葬”,然而当挖开坟冢时,“肌肤已坏,唯香囊犹在”。


  什么样的香囊竟然在地下埋葬多年而不腐烂?当何家村窖藏中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惊艳现世时,谜团终于解开。原来,唐代香囊实际为金银制,是唐贵夫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之物,无论狩猎、出行、游玩,均随身携带,所过之处,香气袭人。何家村出土的香囊则再次印证了唐代的香囊确属金银所制,同时,也正因为史书记载与考古发掘的互相联系、彼此印证,我们才得以窥见历史真容的一角。


  在“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现场记者看到,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被陈列在展厅中的独立展柜中。“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曾在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亮相,这件文物精妙之处在于被称为‘常平架’结构的内部结构原理。香囊中的持平装置完全符合陀螺仪原理,这样无论外壁球体怎样转动,由于机环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始终保持重心向下,里面的香料不致撒落于外。这一原理在欧美是近代才发现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领域,而中国最晚在1200年前的唐王朝时就已掌握了此项原理。尽管已经经历了1000多年,香囊却仍然玲珑剔透,转动起来灵活自如,平衡不倒,其设计之科学巧妙,令人叹绝。”文博专家申秦雁说,香囊制作技术中“常平架”这项中国人的科学发明,不仅经唐代工匠之手继承发展,并传至宋代、明代,而且经唐代工匠之手传向了世界,给近代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影响,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作出的一项重要贡献。


  “金珠工艺”至今仍有许多不解之谜


  黄金白银的加工称“细作”,手工时代,金银器的设计制作,往往体现出当时的科技水平。金银器制作有范铸、捶揲、焊接、铆接、编织、抛光、錾刻、镂空、掐丝等十几道甚至几十道成型工艺和装饰工艺,一件复杂的器物,往往同时使用多种工艺技术。陈列在“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中的文物“金梳背”,它的制作综合运用了捶揲、掐丝、编织、金珠焊缀等工艺,是唐代精密制作的杰作。


  在唐代,插梳成了妇女的一种时尚。唐代发梳的材质一般因用途而有所区别。梳发用的一般用竹、木制成,而装饰用的是插梳,其制作比较考究,材料也异常丰富,一般用金、银、玉、角等。唐代妇女喜欢发髻上插多把梳子,露出漂亮的梳背,当作装饰,故唐诗有“小山重叠金明灭”“斜插银篦慢裹头”等诗句。这不但体现了唐代妇女插梳的风尚,也说明插梳材质的丰富。


  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金梳背制作极其精致,主体用厚度仅0.1毫米的金箔制作成中空的月牙形状的双面梳背,梳背顶部用直径约0.1毫米的金丝掐制出14朵团花,然后沿弧形边缘将两片金箔通过焊接联成一体。金梳背两面采用掐丝卷草纹做主题装饰,其间空白处密密麻麻填满直径0.1毫米、表面光滑、大小均匀的金珠。金珠究竟是用何种工艺制成?又是如何固定在薄如纸张的金箔上的?至今仍有许多不解之谜。


  金银器制作“交流互鉴 推陈出新”


  战国、西汉时期,西方的金银器及制造工艺就开始传入中国,在外来工艺中,对中国金银器影响最大的是捶揲工艺,考古出土的唐代金银器绝大部分都是捶揲成型。另外,萨珊波斯金银器常用的凸纹装饰工艺,对唐代早期的金银器装饰工艺产生了较大影响。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舞马衔杯纹银壶就是用这种“萨珊金银器凸纹”装饰技法制作出的精品,而具有典型唐代艺术风格的鸳鸯莲瓣纹金碗,其对西方金银器造型的借鉴和改造也体现了唐代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唐人的创新精神。


  “舞马衔杯纹银壶反映的是唐朝受驯舞马的佳话。这件银壶既具有民族特色,又便于外出、行军和日常携带,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宫廷的奢华生活,也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见证。”据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专家介绍,唐玄宗时,曾引进外来良马加以训练,表演各种舞蹈节目。这种演出规模很大,一次100匹马共同表演,动作整齐划一,场面十分壮观热烈。当气氛达到最高潮时,舞马会用嘴衔起装满酒的酒杯,递到唐玄宗手中,为他祝贺生日。


  “鸳鸯莲瓣纹金碗,它的造型和莲瓣装饰采用锤揲工艺制造而成,然后用錾刻的手法在莲瓣内錾出各种动物与飞禽。凸凹起伏的莲瓣使器物宛如盛开的花朵,这样豪华精致的制作,不仅表达了唐代最优秀艺术家的审美情趣,也凝聚了顶级工匠的才华智慧。”专家们在对何家村出土的金银器进行成分测定后,发现这些金器的含金量最高达到了94.36%,其余成分是银、铜、铁等,而银器的含银量最高达99%以上。唐代工匠完全可以根据金银器皿的不同性能和要求,选择不同金银含量的比例。唐代工匠们不仅对合金比例的掌握已经非常成熟,而且从出土的那些银碗、金杯、银盒来看,它们的器型也都相当规整,扣合十分紧密,即使在今天,我们用手工制作金银器皿也很难达到这样的水平。


  何家村窖藏中,有唐代中央官府手工作坊为皇室制作的金银器和玉器,有地方官吏进奉给皇室的贡品,有外国使节和商人进献给朝廷的宝物。这些不同来源的珍宝,不仅代表了唐代工艺制作的最高水平,同时也让今天的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丝绸之路”畅通时的盛况,见证了开放的唐代对外交往的频繁和强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顾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