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陕西省工信厅副厅长赵东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因此,新时代陕西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十三五”以来,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工业总量不断扩大,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不断加快。
赵东表示,“十四五”时期,我省将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多层次技术创新体系。省工信厅将着力打造“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平台体系,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布局,推动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建设发展,建设20家省级创新中心,促进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推动企业普遍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研发机构,建设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00家,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特色的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定研发投入奖补办法,对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量部分给予奖补,带动更多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
赵东说,我省将通过重点工程实施,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实施强链补链工程,研究建立“链长制”,补齐产业链短板,锻造产业链长板;实施“工业精品”锻造工程,加大重点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千项重点新产品开发、百项工业精品遴选;实施“三首”工程,推动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高端软件首版次推广应用;实施传统产业转型提升工程,开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实施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工程,打造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新引擎;实施“互联网+制造”工程,开展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
“下一步,我省将大力培育技术领先企业,打造一批在国内乃至全球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隐形冠军企业,构建‘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领航企业’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到2025年,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及‘小巨人’企业200户,省级‘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1000户。”赵东说。(沈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