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陕西省科协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工作推进会议在西安召开,我省13个科技经济融合试点地区和对口科技服务队签署了合作协议。
会前,根据试点地区的科技需求,省科协征集了48项最新科研成果。会上,来自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等的6位专家分别发布了装备制造、中医药、汽车制造、农作物、智能输电、食品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据了解,近年来,省科协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展“智惠三秦”高端智库论坛、建设“科技三站”等活动,为推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年以来,省科协对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业务和平台资源进行整合升级,依托“科创中国”打造“科创陕西”服务品牌,开展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工作。本次确定的13个试点地区,在地域上涵盖了全省11个市区,在产业上涉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汽车、能源化工、现代农业、电子信息、智能输电、食品、钢铁等多个方向。省科协组织相关学会、高校科协和专家团队组建对口科技服务队,与试点地区结对帮扶,“一地一策”提出解决方案,提供定制化精准化的科技服务。(王梓萌)
|